| 加入桌面 | 手機版
免費發(fā)布信息網站
貿易服務免費平臺
 
 
當前位置: 貿易谷 » 資訊 » IT互聯網 » 藝龍股價瘋漲 或被攜程“相中”

藝龍股價瘋漲 或被攜程“相中”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4-07-03 12:51  來源:南方都市報  瀏覽次數:30
  藝龍股價“非正常”暴漲,一個眾口一詞的結論呼之欲出:藝龍要出大事兒了。藝龍近兩周股價共上漲了64%,但截至7月2日截稿時間,藝龍“股價異動”的說明遲而未發(fā),藝龍媒體聯絡人僅對記者表示,“目前暫無任何可對外披露的消息。”而在坊間,業(yè)界盛傳,“藝龍大股東E xpedia或以換股方式,將其持有的大筆藝龍股權轉讓給攜程,藝龍估值為8億-10億美元。”
 
  這是真的嗎?攜藝雙方均保持沉默——— 讓大家猜去吧。
 
  藝龍股價異動
 
  中國在線旅游業(yè)的2014年,是在“藝龍CEO崔廣福將離職”的傳言中開局。歷經半年沉淀之后,其6月30日的股價更是收報21.94美元,達到半年來最高。
 
  “如無意外,接下來,藝龍的股價還會再漲。因為圈內人士都在傳,Expedia或以換股方式,將其持有的大筆藝龍股權轉讓給攜程,而促成這筆交易達成的前提是,藝龍的市值(或者說估值)必須漲到8億-10億美元。”接近藝龍的知情人士潘晉對記者說,十年來,藝龍的財務報表一直合并到其美國大股東E xpedia的業(yè)績中,這意味著,E xpedia愿意用藝龍一、兩億人民幣的虧損,換來“亞太地區(qū),中國市場份額猛漲”的概念,以此支撐Expedia100多億美元的市值。
 
  從歷年的財報可以看出,2011年藝龍網凈利潤3930萬元,到了2012年公司全年凈利潤僅50萬元,2013年藝龍網更是虧損1.68億元。眾所周知,“價格戰(zhàn)”讓藝龍陷入了“虧損泥潭”,卻也讓藝龍的業(yè)務量明顯增加。2013年,藝龍全年酒店客房間夜數量約為2,580萬間夜,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60%。
 
  但從今年開始,“藝龍所專注的酒店業(yè)務表現不盡如人意,營收以及酒店間夜量的同比增速都有所減緩,兩項質保都落后于競爭對手。”藝龍的內部人員告訴記者,去哪兒網受直銷團隊貢獻,酒店預訂業(yè)務已上升至OTA第二名的位置,藝龍則退居第三。
 
  顯然,藝龍這種被“肢解”的命運是其大股東Expedia所不愿看到的。公開資料顯示,Expedia目前大約持有藝龍網65%的股權,相當于擁有82.4%的投票權。假如,Expedia將藝龍轉讓給攜程,交易達成后,“攜程和藝龍雙方將不會再打價格戰(zhàn),同時也將加強攜程在在線酒店預訂市場的壟斷地位。”知名電商分析師李成東給記者分析,攜程全年酒店客房間夜數量約為4000多萬間夜,與藝龍的采購合并到一起,這個體量將占到OTA市場80%以上的份額。
 
  這是一個極具商業(yè)想象的數字。所以,業(yè)內人士普遍認為,Expedia心儀的方式一定是換股:用手中藝龍股權換取收購方(最有可能是攜程)的股份。如果收購方最多出10%股權,想換藝龍51%股權,Expedia又嫌少,收購方就再補一定數量的現金。
 
  有待騰訊首肯
 
  不過,明眼人看出,攜程若要收購藝龍,還得獲得騰訊的“首肯”。作為藝龍網的第二大股東,騰訊擁有15%的投票權。而此前,騰訊已經與攜程達成某種默契,批準攜程參股同程網——— 騰訊曾兩次投資同程網。
 
  “這些錯綜復雜的‘聯姻’跡象表明,騰訊與攜程或許在醞釀更大手筆的資本合作,比如去年一度盛傳,騰訊擬以溢價50%收購攜程網51%的股份,從旅游訂票市場切入到O2O,豐富微信支付的應用場景。”潘晉給記者分析,由于攜程股權極度分散,騰訊若想“染指”,估計會以增資擴股的方式來實現。
 
  另據攜程離職前高管透露,在2007年11月,攜程曾宣布一項股東權益計劃(“俗稱毒丸計劃”)。這意味著,“一旦未經認可的一方收購了目標公司一大筆股份時,毒丸計劃就會啟動,導致新股充斥市場。這樣就大大地稀釋了收購方的股權,繼而使收購變得代價高昂。”
 
  或因如此,攜程、藝龍以及背后的各方資本態(tài)度曖昧,迄今尚未對“攜程收購藝龍,導致股價異動”傳言發(fā)表公開評論。此外,早在年初,業(yè)界就流傳消息稱,職業(yè)經理人崔廣福與藝龍網母公司Expedia的合同將在今年年底到期,到期后崔廣福將不再續(xù)約。
 
  “崔廣福離開之后,藝龍將何去何從?”或許,這也是Expedia考慮出讓藝龍資產的原因所在。
 
  這是一個極具商業(yè)想象的數字。“要知道,攜程的國際酒店業(yè)務采購都是跟Priceline合作,而Priceline恰好是E xpedia最大的競爭對手。”接近攜程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,Expedia想用手中藝龍股權換取攜程的股份,這是一舉多得的事兒,既可處理“不良資產”,又可打壓對手,繼續(xù)販賣“中國市場概念”。
分享與收藏:  資訊搜索  告訴好友  關閉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:
 
推薦圖文
贊助商鏈接
推薦資訊
贊助商鏈接
 
站內信(0)     新對話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