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加入桌面 | 手機版
免費發(fā)布信息網站
貿易服務免費平臺
 
 
當前位置: 貿易谷 » 資訊 » IT互聯網 » 運營商的互聯網業(yè)務成敗 你將如何看待

運營商的互聯網業(yè)務成敗 你將如何看待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3-08-30 09:30  瀏覽次數:55
  據說,中國電信和網易合作的易信用戶數突破了1000萬,如此進展肯定讓相關方興奮不已,而很多內部人士都確認公司并沒有強制安裝。果真如此,可以說,易信是初戰(zhàn)告捷。
 
  不過,需要給易信潑點冷水的是,這種用戶數的增長即便水分不大,也并不能說明業(yè)務成功或者成功指日可待,后來的路更艱苦,也更加不可預測。
 
  網易終于沒有像養(yǎng)豬一樣至今也不能從市場上見到丁氏豬肉,與中國電信合作的易信還是說到做到,但以網易和騰訊在收入模式上的高度相似性,網易的動作不會不讓騰訊警惕,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微信的反擊,騰訊采取什么手段還不得而知。隨著京東等公司的投入易信的懷抱,更會引發(fā)互聯網老大的緊急應對,這對新生事務來講肯定不是好消息。
 
  中國移動的飛信已經運營了很多年,投入巨大,用戶量一直穩(wěn)居IM第二位,但騰訊卻幾乎從來沒有正眼瞧過,究其原因,這個IM市場比其他市場更殘酷,往往只有第一沒有第二,連KIK業(yè)務中國最早的探路者米聊也如今被很多人都遺忘了。中國電信的易信從零開始,面臨的挑戰(zhàn)更大。
 
  中國移動在發(fā)展飛信時出現了很多錯誤,錯過了很多機遇,沒有騰訊的基因卻模仿騰訊,在移動互聯網大潮到來以后遲遲不開放全網使用,跟隨騰訊QQ等業(yè)務進行尾隨式填油戰(zhàn)術,這些都讓中國移動的飛信占據了部分市場卻失去了業(yè)務價值,前車之鑒值得中國電信吸取教訓。
 
  騰訊的微信發(fā)展是依托QQ的強大力量,而微信的未來更是離不開騰訊已經成熟的商業(yè)模式,連互聯網行業(yè)的老大都在最近不得不讓微信重操舊業(yè)的玩起了打飛機,這也證明了,在中國單純的即時通信或者社交網絡都是難以生存的,只能打著這樣的幌子做著其他的勾當,最好的是游戲來進行變現。在這方面,包括中國電信在內的運營商都不擅長。
 
  如何衡量易信的發(fā)展呢?估計最少需要看一段時間,最初的用戶增長并不重要,關鍵是要看在三個月之后或者一年之后還有多少用戶活躍在上面,有多少中國電信之外的所謂外網用戶活躍在上面,還需要看這些用戶的使用帶來的流量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變現。
 
  中國電信曾經推出了翼聊,中國聯通推出了沃友,中國移動推出了飛聊,現在這三個好像都遭遇了滑鐵盧,如此不應該是早就可以預見到的,但這些看似失敗的東西卻是運營商學習在互聯網中游泳必須的過程,一旦讓運營商摸到了行業(yè)法門并掌握了游泳技巧,那單純的互聯網公司將遭遇最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
 
  失敗是成功之母,只要自己的目標達到了,用戶數并不是論英雄的必須條件,畢竟,運營商有運營商的活法兒,輸贏勝敗只看自己期望。
分享與收藏:  資訊搜索  告訴好友  關閉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:
 
推薦圖文
贊助商鏈接
推薦資訊
贊助商鏈接
 
站內信(0)     新對話(0)